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传统IT架构被OUT?

发布源:深圳维创信息技术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次数: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话题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置身于风暴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视为其近期的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而传统IT架构之性能不足,运维管理复杂,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的凸显,却使企业难以应付数字化浪潮的冲击。

据Gartner今年八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在应用场景方面,除了类似服务器虚拟化等常见的场景,超融合正在成为构建企业级私有云基础架构的主要选项。

超融合本质上是一个新兴技术架构,它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的功能采用软硬件定义的方式集中在单一设备中,并通过软件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可以说超融合本质也就是一个云的架构。

众所周知,云计算已经被验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超融合是虚拟化的经典架构,私有云的最佳实践,掌握这本超融合”秘籍”,必将会决胜于数字化转型这盘大棋。

传统IT架构之殇 据Gartner的乐观预测,到2019年,全球超融合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

大约将有30%的企业数据中心会部署超融合架构,远超今天的不足5%。

在国内的IT基础设施领域,超融合还属于新兴市场,但用户的接受程度和市场增长速度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中国已成为全球超融合基础架构增速最快的市场。

如何构建、升级新兴技术架构,实现IT基础架构快速演进也逐渐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业务的传统物理拓扑架构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旧沿用着多年前设计的传统IT基础设施架构,价格昂贵,配置部署复杂,难以管理。

如何让传统数据中心变得灵活、高效、易于扩展,已经变成了IT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该架构由服务器存储孤立地形成一个个烟囱式的架构,每个服务器(集群)对应独立的存储或网络。

针对就业务搭建的架构而言,每个业务具有独立的区域,通常每个业务区的物理边界是该业务的专用汇聚交换机,计算、存储、安全等设备也专属于该业务,而各个业务之间的是完全割裂的。

基于业务的物理拓扑架构 业务之间数据割裂无法应对当前数据分析的要求,计算存储资源浪费严重。

另外,纵向扩展的基础架构会使得在需要时的扩展变得困难,要依据各个设备区块资源的应用状态逐一对设备进行升级,即通过单点的形式购买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形成资源孤岛在所难免。

传统私有云数据中心架构 在数据中心架构演进的过程中,部分企业选择了基于云计算的部署方式,即以私有云平台为核心的另一种传统数据中心架构方式。

这个方式虽然解决了管理问题和资源高效问题,但是却造成了更多的管理复杂度,存储的扩容能力受限、数据库等关键应用无法统一到云平台上。

另外,这种采用SDN技术构建的私有云组网成本很高。

私有云数据中心架构当传统IT基础架构遭遇I/O瓶颈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多,为了构建更高效的计算和存储的基础架构来满足应用的数据访问需求,更是让CIO们殚精竭虑。

虚拟化的出现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于如何做出高可用架构,使CPU和计算的复杂性变得不再重要。

然而,处于核心地位的存储依旧面临水平扩展难的窘境,大部分传统IT基础架构仍旧采用SAN进行数据存取访问。

尽管CPU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但碍于传统存储硬盘太慢,导致大部分CPU计算能力处于空闲或等待存储数据传输过来的状态。

可见,传统存储的容量和性能不具备与计算能力匹配的可扩展性,难以满足企业进行高速数据访问的需求。

传统SAN架构 针对以上IT传统架构的不足,企业级云计算厂商提出,企业首先要简化物理架构,采用标准化硬件并使得硬件与业务功能和逻辑解耦和;二是在以虚拟化技术和软件定义技术对业务抽象,让业务逻辑更加灵活可塑;三是逐步的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简化管理运维并实现更完善的安全管控;四是让资源的使用和发布更加符合业务要求,提升业务的敏捷能力、弹性能力和高性能要求。

对于传统存储遇到的I/O瓶颈,企业则需要改变传统的存储架构,分布式存储就是最好的选择。

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是当代数据中心技术演进的主要趋势之一,已经被用户广泛接受。

通过软件作为媒介,将服务器和存储组成一个存储资源池,既保证了存储需要的性能,又同时通过硬件+软件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

Google、Facebook 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软件定义技术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并结合虚拟化技术和企业IT的场景,实现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这就是最早的“计算”和“存储”的融合——超融合架构。

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是超融合架构的核心,超融合的本质是传统IT架构从硬件向软件转型的核心产品,也是传统IT架构向新IT架构转型的产物。

打破藩篱 决胜融合未来 受Google启发,超融合架构最终被定义为以虚拟化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x86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并将多套基本单元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横向无缝扩展,实现统一资源池。

中国厂商在超融合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认知和创造性,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软件定义网络、数据安全性等方面锐意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超融合架构。

相信未来几年内,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必将占据全球市场大半的份额。


  • 上一篇:超融合适用于整个数据中心
  • 下一篇:企业被“勒索”遭殃,企业数据如何保证安全
  •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维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16007号